「他經濟」正在美妝、醫美崛起
根據天貓最新公布的戰報,今年雙十一期間,平臺錄得醫美醫療訂單量環比增長近7倍,成為最受歡迎的生活服務項目,平均客單價達6300元。值得關注的是,其中有近3成訂單來自男性消費者。
另據醫美平臺更美APP發布的《2020雙11醫美消費節榜單》顯示,今年“雙11”更美app站內成交金額較去年增長280%,支付訂單數同比去年增長398%,男性用戶下單占比達8.1%。
《2020年新白領消費行為研究報告》同樣印證了這一點,醫美成為疫情后唯一不降反增的消費支出,且有著明顯的年輕化、男性化趨勢。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得益于中產階級崛起、男性自我價值的發現和消費升級,男性對于自身價值和能力進行重新定義,產生了新的消費需求,“他經濟”正成為風口。
報告顯示,新白領中嘗試醫美的人群,男性占比17.2%,月均消費1131元,基本與女性持平(1197元)。在受訪群體中,有72.73%的男白領嘗試過面部護理;58.8%嘗試過水光針、熱瑪吉、光子護膚等醫美小手術;46.52%嘗試過紋眉、紋眼線、種睫毛等紋繡服務;40.73%嘗試過美甲,其中僅有4.14%的男白領沒有嘗試過以上任何服務。
最為特別的是,醫美不再只是女性的陣地,越來越多男性開始嘗試醫美項目。而且報告顯示,嘗試醫美的男性群體更加年輕,從19-22歲年齡段開始嘗試醫美的男性比例已經超過女性,00后男性成為醫美消費的主力增長點。
此外,天貓的數據顯示,本屆雙十一有30%的醫美訂單來自深夜直播間。這從某種程度上印證了報告中新白領群體的另一個購物特征——喜歡沖動消費。購物是他們的一種休閑方式,碰到喜歡的“說買就買”。
如今,男性正在大踏步“入侵”原本由女性主導的美妝世界。中國產業研究院發布數據,到2023年,全球男士化妝品市場將達到78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400億元。
就拿日本化妝品消費市場來說,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男性化妝品的市場規模卻逆流而上,不僅超越去年,甚至增幅比2019年還要猛。今年預計將創下1213億日元的史上最高銷售額。
市場的向好同樣也能從股市中反應出來,超過90%高毛利的愛美客一上市便成為了資本的擁抱對象。上市不足兩月,股價已由118.27元/股的發行價,飆漲至649元/股,市值已經暴漲440%。
應如何順勢而為?
隨著男士護膚市場以及醫美市場銷售額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企業想加入“他消費”這一大軍中。
據新氧的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年以來,男性醫美消費的平均客單價為7025元人民幣,是女性消費的2.75倍。當中,90后男性為重點消費群,他們主要消費的醫美療程為植發。
根據波士頓咨詢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男性消費的種類與額度不斷在增加,而線上消費男性平均的年消費已超過女性的平均年消費。自我價值提升的意識與消費升級的理念轉變,成為「他經濟」發展重要的催化劑。男性消費的崛起也引起市場的關注,越來越多商家和創業者涌入開展男性產品領域。預計未來,被稱為「真正消費大軍」的00后擁有獨立的消費能力以后,「他經濟」或將進入另一巔峰,促進男性消費市場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