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水資源供不應求
水資源供不應求
水資源看起來好像很豐富——地球71%的面積都被水覆蓋——但事實上只有不到3%的淡水資源供應。其中大部分是在冰川、積雪和冰蓋中提取到的。事實上,上海化妝品生產廠家地球上只有不到0.4%的水可以供68億人口用作燃料、化妝品OEM代加工清潔和飲用。水資源不僅供應不足,污染情況還日益嚴重。
如果現在的行業還繼續像以前一樣使用水資源,那么預計到2025年,全球有三分之二的地區將會陷入水資源短缺的壓力當中。這將會導致除了最基本的人類日常面膜OEM代加工需求之外,對其他方面的水資源利用會進行嚴格的配給。
了解水足跡
公上海化妝品代加工眾對水資源的短缺意識正在增強。在過去的幾年里,興起了一種被稱為是無水美容的運動,典型特征是指那種標簽的第一項沒有水的產品(約70-80%的產品)。
然而,即使無水這個概念聽起來令上海化妝品工廠人敬佩,但是這個概念還是有矛盾的地方。所有制造出來的東西都在其生命周期中嵌入了水足跡,其跨度遠遠不止瓶子里的水。這包括從原料生產到包裝,再到制造、運輸、使用,以及回收利用的一切。
一、 從配方上減少水的使用
把水作為美容的主要成分有以下幾個缺點:需要抗菌防腐劑、乳化劑和添加劑,且活性成分的空間較小。干燥配方,如粉狀、片狀面膜和干發香波,可以減少水分,在使用時保持最佳的新鮮度。固體形式的蠟和香脂還有高度濃縮的油配方同樣提供了神奇的效果。專注于這一品牌承諾的公司正在脫穎而出。
1)品牌創新
倫敦的獨立品牌Guy Morgan的面膜采用了曬干的粘土,礦物質和植物粉末提取物,如棉花糖根,并做成粉末的形式。使用者只需手動將粉末與少量水混合后涂于局部。
Guy Morgan
PUR Attitude宣稱是世界上“第一且唯一,最安全的無水技術”,利用Hyaluronix透明質酸分子作為護膚產品的液體基底。Pinch of Colour 也是相似的做法,采用堅果和種子油來制造固定唇膏、腮紅和面部彩妝系列產品。Vapour Organic Beauty也是如此。
PUR Attitude
Pinch of Colour
Vapour Organic Beauty
2)全面看待無水材料的足跡
然而,品牌想追求達到理想的水狀態需要全面看待問題。不是所有東西一開始出現就是綠色的,無水材料的水足跡差別很大。
椰子油和棕櫚油的耗水量遠低于向日葵和橄欖油,盡管橄欖樹只需要很少的水就可以種植,另外眾所周知,杏仁油耗水量大。
3)采用野生作物提取物
野生收獲的作物和在土著地區種植的作物往往用水量較少,并能保護生物多樣性。一些本土作物甚至能積極幫助節約用水。例如,香根草能保持水質和調節土壤濕度。
像Forage、LOwLI Beauty,、Girl Undiscovered,、Rahua、Natura Siberica和Neal’s Yard都采用這種方法,像Firmenich和IFF這樣的成分制造商也越來越注重確保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從而確保供應鏈的安全。
4)升級廢物再利用
在配方中減少水的另一個絕妙方法是使用來自其他生產流程的廢棄物,否則這些廢棄物就會被填埋。Le Prunier利用來自家庭有機修剪制造的梅子核來制作他們的皇牌面油。Fruu的唇部產品的原料是加工過的水果廢料的副產品。
Le Prunier
Fruu
其他品牌,包括Marks & Spencer的Pure Skin系列,使用釀酒葡萄成分,還有UpCircle,利用當地咖啡館使用過的咖啡渣,節省專門種植和研磨咖啡豆的成本。
二、 減少包裝用水
水優化的配方通常也意味著減少生產配套包裝所需的用水量。一塊100克的肥皂的功效等同于一瓶500毫升的沐浴露,與此同時,肥皂需要更少的(塑料)包裝,運輸空間/重量和碳排放,以及在配方中使用更少的水。
無水的產品形式通常是不需要外包裝的防水和強度特性,因此可以使用較少的水和碳密集形式來存放產品。
想想平板紙包裝的面膜、面膜紙和薄片,像化妝師Mai Train設計的精美包裝Mai Couture生物可降解紙,內含皮膚護理成分和色素(如古銅粉和粉底),可以直接壓在皮膚上。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玻璃瓶里的產品,比如Graydon護膚品的Superfood面膜+磨砂膏二合一,是一款一次性的可溶膠囊
Mai Couture
Graydon
和以往一樣,Lush則更進一步,推出了固體形式和零包裝的產品,就像它的洗發水和粉底一樣,粉底裝在蠟質可剝外殼里。Ethique,新西蘭的奢侈固體美容皂品牌,甚至還設計了一種可以自我美黑的美容棒,其使用壽命是同類美黑液體的六倍。
Ethique
少水的設計和材料
品牌可以通過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回收率和在包裝中使用回收材料來優化水的使用,如寶潔與Terracycle以及聯合利華與威立雅的合作。與從零開始制造新瓶子相比,這些舉措產生的用水量和污染更少。
對可重復使用的接受程度的提高,也被證明是品牌在減少環境足跡的同時與消費者接觸的一個好方法。歐舒丹的軟包裝、迪奧的未來新肌面霜罐子還有嬌蘭的可重復使用的口紅盒子,所有這些都意味著更少的包裝生產,因此使用更少的水。同時它還鼓勵重復購買。
三、 使用中減少用水量
優化的配方和包裝只解決了總用水量的一小部分。對于美容習慣,有一個必須正視的事實,那就是在任何美容產品的生命周期中,有85-95%的水是在消費者使用過程中浪費的。
1)減少沐浴時間
聯合利華的數據顯示,僅美國2億家庭每天減少一分鐘的淋浴時間,每年就能節約260億加侖的水。因此,漢高(Henkel)、歐萊雅(L Oreal)、寶潔(P&G)和聯合利華(Unilever)等美容巨頭都專注于研發配方,以減少淋浴時間。
經過多年的宣傳,歐萊雅終于在2018年11月公布了它與科技公司Gjosa的合作關系。Gjosa為一款革命性的洗發水搭配高性能的蓮蓬頭。綜合起來,該系統減少了70%的用水量,將傳統產品的耗水量從8升減少到1.5升。
2)改變消費者習慣
解決用水問題需要從根本上改變消費者的行為,減少使用產品的頻率。這與大眾市場上的美容品牌背道而馳,這些品牌的口號一直是創造更多的需求、更多的舞臺、更多的一切!
傳統上,像免洗護發素、干發香波和無水洗手液這樣的產品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快速解決方案,當然也沒什么好期待的。但隨著獨立品牌,像Ouai的洗發干發香波,Recess的干發巾和德國品牌Stop The Water While Using Me!提升無水洗滌體驗,改變消費習慣。
Ouai
Recess
Stop The Water While Using Me
大品牌可以在節水運動中起到帶頭作用,讓消費者參與進來,把節約放在用戶體驗的最前端。為什么不提供免費的淋浴計時器、與特別的朋友共享淋浴的活動,甚至可以通過節水應用程序來實現游戲化,賺取點數來兌換使用更多的產品。
結束語:
美容行業優化水資源的使用是對環境的雙贏,是對消費者的雙贏,也是對品牌的雙贏。永遠不可能有一顆靈丹妙藥就能夠解決全球水資源短缺危機,但在配方、包裝和消費習慣這三個方面都做得不斷進行優化,減少水資源浪費,就能大大緩解這一問題。至關重要的是,它還可以通過讓消費者發揮作用,讓他們參與進來。
? 版權聲明:本文、圖均來源于網絡,公益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特別聲明:關于標題詞匯,因搜索引擎功能的特性,故為方便客戶的搜索習慣,相關詞匯僅用于搜索功能,不涉及廣告宣傳和功效描述!如果有不符合法規的地方,敬請提示我方整改,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