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月30日),實時翻譯APP有道翻譯官再度發起原價回收空瓶活動,面向消費者征集500個化妝品空瓶。
據有道翻譯官官方解釋,此舉意在提升有道翻譯官拍照翻譯功能的準確性,以滿足大家海外購物時全部翻譯需求。
追加征集AI訓練素材
實際上,早在本月20日,有道翻譯官已經推出過第一期原價回收空瓶活動,面向全網消費者征集500個指定化妝品空瓶,并根據產品官方售價支付給空瓶提供者相應金額。
回收品牌包括萊珀妮、海藍之謎、香奈兒、嬌蘭、肌膚之鑰、香緹卡、雪花秀、玉蘭油、魅可、悅詩風吟、旁氏、KIKO等涵蓋卸妝、潔面、護膚、彩妝等不同品類的63個歐美、日韓品牌。
據官方解釋,回收的空瓶將作為有道神經網絡翻譯引擎的補充訓練素材,目的提高拍照翻譯能力,提升用戶海外美妝購物體驗。
其在官方公眾號內容里提到:“拿到空瓶后,有道翻譯官將模擬各種場景,在不同的角度、光線等情況下對空瓶拍照,所得照片在進一步專業處理后將作為OCR的AI引擎訓練素材。”
“同時,為提升對美妝場景中專有名詞的翻譯能力,我們將集中把空瓶上的品牌名、成分、使用方法等內容提取出來,作為有道神經網絡機器翻譯引擎的補充訓練語料。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用戶在海外旅游購物時體驗最佳翻譯服務。”
多品牌致力“空瓶回收”
在有道翻譯官之前,已經有不少品牌發起了“回收空瓶”的活動,而與其不同的是,這些品牌是掛起了“環保”的大旗。
科顏氏
“空瓶回收計劃”是科顏氏在Made Better公益項目。去年11月6日,科顏氏與泰瑞環保在中國進博會上正式啟動在中國的“空瓶回收計劃”項目。
△科顏氏中國品牌總經理李琳、泰瑞環保亞太區總經理Eric Kawabata先生現場簽約
據其官方透露:此次計劃將科顏氏產品的空瓶收集、運輸、清洗、再生,并使用再生塑料再造公益設施,服務弱勢群體。此次合作項目期望回收500,000件科顏氏空瓶,預估能減少大約17,600公斤的碳排放溫室氣體。
蘭蔻
為了支持環保事業,蘭蔻在面霜中加入了“替換芯”的設計。去年,蘭蔻開始致力于無塑料環保包裝。今年6月,蘭蔻與泰瑞環保也全面啟動了“蘭蔻空瓶回收計劃”。
悅詩風吟
早在2003年,悅詩風吟就推行了空瓶回收環保計劃,截至2018年共回收1736噸化妝品空瓶,并且不斷研究能最大程度減少容器對環境破壞的各種回收利用方法,同時持續開展“GREENCYCLE”社會貢獻環保活動,循環使用化妝品空瓶或者將其再利用設計為創意藝術作品。
而在今年6月,愛茉莉太平洋也與全球性環境企業TerraCycle簽訂塑料空瓶回收利用業務協議,計劃未來三年間每年至少回收100噸塑料空瓶,并于2025年實現100%空瓶回收利用,產品和物品應用比例達到50%。
佰草集
與其他品牌不同,佰草集采取的是空瓶換購現金券的形式,周期性地開放換購正則——顧客可憑使用過的兩個化妝品空瓶,在佰草集專柜換取價值100元的現金券,以此累計,空瓶不限品牌。
實際上,品牌實行空瓶回收大多采取愛心積分兌換周邊產品的形式,而且回收場所一般設置在其線下門店,這也有利于提升消費者的互動性和復購率。
而很多消費者對這一品牌行為也是喜聞樂見,不僅節約了消費成本,同時還少去處理空瓶的麻煩——不少網友擔心空瓶扔掉會被居心不良之人回收做成假貨。
△小紅書上消費者關于空瓶的“擔憂”
這股風在國內并不流行
但由于化妝品包裝使用材質復雜、回收成本高、技術難等原因,現階段中國本土化妝品企業很難落實環保理念。
某品牌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盡管有不少消費者對空瓶回收計劃表示非常期待,但中國市場的消費者“環保”的意識還普遍較弱。而品牌在真正實行空瓶回收過程會有不同的問題,如空瓶衛生消毒、質量監控、成本控制等,這對不少品牌來說是個挑戰。
“嘴里說著希望空瓶回收,實際上又害怕品牌消毒不到位,直接空瓶利用,擔心自己買到回收空瓶的產品。這種又當又立是中國消費者的糾結之處。”某業內人士無情地吐槽。
另一方面,中國相關政策的缺失也是這一股風在中國沒有吹起來的原因。
早在1991年,德國政府就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包裝法規》。隨后日本也起草了相關法律。
去年,韓國環境部和19家韓國公司在首爾簽署了“自發回收和利用簡易包裝協議”,韓國化妝品公司愛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愛敬等都簽署了這一協議。
而中國暫時未有明文規定。
環保作為大趨勢,隨著消費者環保意識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品牌也開始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而中國實行這一策略則需要品牌、消費者、相關機構多方協同。
? 版權聲明:本文、圖均來源于網絡,公益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特別聲明:關于標題詞匯,因搜索引擎功能的特性,故為方便客戶的搜索習慣,相關詞匯僅用于搜索功能,不涉及廣告宣傳和功效描述!如果有不符合法規的地方,敬請提示我方整改,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