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莎莎國際公布最新業績公告,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6個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集團實現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營業額12.86億港元,同比下降62.1%;毛利4.19億港元,同比下降67.3%; 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2.42億港元,同比擴大562.5%。
莎莎國際主席及行政總裁郭少明有信心在澳門、內地及電商業務帶動之下,下半年生意額會較上半年為好。
財報顯示,集團電子商貿業務的營業額按年上升9.5%至1.86億港元,其中O2O銷售錄得3750萬港元,占電子商貿營業額的20.2%,去年同期則為接近零的水平。
9月香港Sasa集團宣布與考拉海購達成戰略協作,試水線上線下會員權益互通,并聯合打造 “數字化會員店”。推出考拉黑卡會員在莎莎內地及澳門地區50家門店到店消費88折起,莎莎會員上考拉海購消費可享95折等優惠權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莎莎公布的10至11月15日止營運數據顯示,期內電子商貿的零售銷售大增1.4倍。隨著Sasa集團大力發展電商業務,目前電子平臺份額漸漸擴大、已占據14.4%。
郭少明表示,電商收入現占比14.4%,下半年有希望維持在15%。
在實體門方面,于2020年9月30日,集團的持續經營業務的零售店鋪總數由去年的244間減少至231間。在本財年內,有待續租的店鋪共有21間,下半年計劃會繼續關店。至9月底,公司港澳市場有106間分店,較去年同期減少12間。
不過,郭少明指出,內地第二季生意額已見增長,希望在今年底再開6至10間店鋪。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香港及澳門特區的零售銷售額下跌70.8%,而同店銷售按年減少66.9%。
香港方面,由于入境管制措施,嚴重打擊訪港人次,內地旅客交易宗數嚴重下跌,銷售亦按年大跌98.2%,而本地顧客銷售下跌19.2%,交易宗數及每宗交易平均金額分別下跌11.2%及9.1%。
不同于香港,澳門以及內地的零售情況恢復的更快。澳門業務受內地游客恢復帶動,第2季度澳門零售銷售額按季急升95.6%,預期賭場及商店將會趁圣誕新年加大宣傳吸內地客人,或帶動集團當地業務可回復高峰時的70%。
郭少明指出,香港方面并非下半年度增長動力,但集團會加快引入迎合本地消費者的新貨。他估計,如果香港能在農歷新年后通關已算理想,預期生意將會反彈。他又認為,最差的時間應該已過去,但未來仍要視乎疫情發展。他相信疫苗正式面世后,有助加強市場信心,在生意回升情況下不會裁員。
在零售毛利率和去庫存方面,莎莎進行了不同類型的推廣活動促進本地市場消費,然而此舉卻有損利潤,令期內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37%降到29.6%。
在莎莎同時公布10至11月15日止營運數據顯示,期內營業額跌34.8%。港澳零售銷售按年跌48.7%,同店銷售跌44.3%;內地零售銷售反升23.9%,同店銷售升9.7%。
這也是香港莎莎近十年最慘淡的半年業績,此前有評論指出,香港零售銷市場售額倒退至2008年水平,短期仍看淡香港零售市場。這也難怪莎莎集團把下半年的增長希望放在了澳門、內地及電商業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