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以及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的背景下,消費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扮演著更加重要的作用。
對于中國來說,14億人的市場就是新消費的動能所在!
前不久,全球著名的市場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發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消費趨勢指數報告。該報告顯示:
第二季度中國消費趨勢指數為115點,與上一季度持平,持續保持高位!
不僅如此,這份報告還重點對國產品牌進行了分析。
中國消費趨勢指數為115點
消費意愿持續提振
前不久,一位臺灣財經“專家”在節目中聲稱:“由于大陸經濟不景氣,大陸人連榨菜都吃不起了!”
尤其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群嘲。
更有意思的是,烏江涪陵榨菜公司特地寄送了一箱榨菜過去,并且告訴他“大陸人吃得起榨菜,并且人人吃得上”。
盡管看似只是一個玩笑,但卻反映出了兩個問題。
第一、 我們真真切切的在經濟上遭遇了下行的壓力; 第二、無論是外界還是我們自身,都對我們的現狀缺乏客觀公正的認知,要么過度悲觀,要么過度樂觀。
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篇權威機構發布的消費報道,就顯得尤為的重要。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過去三年里,我國GDP增幅呈現不斷下行的態勢,從2016年的6.7%下行到了今年二季度的6.2%。不過,這個數據在全球主要經濟體里,已經相當難能可貴!
再說消費趨勢指數。
從圖中可以看到,我國消費趨勢指數呈現整體上升的態勢。2016年,我國消費趨勢指數大概在106點左右,但是到了2019年,這個數字已經攀升到了115點,足足上升了近10個點。
該指數由消費者對于就業前景的判斷、個人經濟情況以及消費意愿三個方面構成。簡單的說,消費趨勢指數高于100為積極,反之則為消極。
在具體的要素構成上。
“個人經濟情況”從上一季度的70點增長至71點,“消費意愿”與上一季度持平,“就業預期”下降一個點至77點。
但總體來看,無論是相較于一季度還是去年,都呈現平穩發展的態勢。而且,“就業預期”的不斷走高,更加體現了市場對未來的信心。
關于二季度數據,尼爾森中國區總裁這樣解釋道: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六穩’政策加快落地,使得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凸顯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有效的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
二三線城市增長更快
“生活福利”和“物價”是最主要動力
從不同級別的城市來看,最近四個季度以來,二、三線城市消費趨勢指數持續領跑,分別為118點、120點;一、四線城市均為114點,而四線城市出現了短暫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一線城市消費趨勢在經歷了去年三季度的低谷之后,最近三個季度呈現明顯回暖的跡象;而農村盡管連續四個季度略有下跌,但相比于去年而言仍然處于平穩的區間!
簡而言之,就是“平穩上升”!
不過,不同級別的城市之間,在消費意愿的主要動力上卻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比如,一線城市更在乎“物價穩定”。
相比于今年一季度而言,一線城市由于“物價穩定”導致消費意愿的上升,足足上漲了9個點。
比如,二線城市更在乎“生活福利”。
今年二季度“生活福利”導致消費意愿上升,相較于上一個季度足足提高了6個點。
也就是說,不同層級的城市之間,由于消費觀念和消費意愿的不同,導致消費上漲的動力也有所不同!
但總的說,“生活福利”和“物價水平”是刺激消費的最主要動因,這在宏觀層面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國貨”成為消費者首選
選擇的最主要因素在于“性價比”
根據該報告顯示,68%的消費者傾向于購買國產品牌,超過了購買國外品牌的比重。
不過,“性價比”仍是購買國貨最主要的因素!
該報告顯示,61%的消費者認為性價比是購買國貨的重要決策因素。但是,隨著消費觀念的轉變和國產品牌的崛起,“品質”的重要性也超過了“價格”因素。
這也能夠說明,單純的低價越來越不受待見,品質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從地域上看,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對國貨品牌的接受度更高,占比為52%。值得一提的是,在購買的原因中,有67%是因為熱衷于傳統美學,有60%是文化滲透,有47%是自我認同感。
這也就證明了,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品牌跨界,都試圖尋求與民族文化相融合;為什么故宮能夠成為網紅品牌,“國潮”一詞能夠紅遍大江南北。
本質上說,是因為我們對文化越來越有自信!
再說具體的國貨產品。
根據尼爾斯報告顯示,在過去的六個月里,55%的消費者選擇購買國產服飾鞋帽,68%的消費者親睞電子產品。尤其在食品飲料和保健品領域,購買國產品牌的比重分別為73%和60%。
均遙遙超過了國外品牌!
最后還要提到的是,在“鞋帽服飾”領域,顏值和口碑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在“科技、電子產品”,產品的質感和科技感,是獲得消費者親睞的最重要原因。
汽車、個人數碼
將誕生更多市場機會
根據尼爾森調查顯示:
在汽車領域,51%的消費者傾向于購買國產品牌;在個人數碼領域,傾向于購買國產品牌的比重為43%。
而且,偏好“高質高價”的消費者占比分別為36%和34%!
也就是說,在汽車、個人數碼國貨領域,會誕生更多的市場機會!
再說策略。
根據尼爾森的調查顯示,在一二線的消費者里,有49%的消費者認為跨界合作會增加品牌的吸引力,有61%的消費者認為產品和服務的創新能夠刺激他們的購買欲望。
因此,從營銷的角度來說,有創意的跨界營銷應該被品牌予以重視。而在產品層面,產品和服務永遠是一切營銷活動的基石。
正如尼爾斯中國區總裁說到的那樣:
“在消費需求驅動的市場下,品牌主需要注重產品的價格、品質及品牌的同時,更加注重消費需求的變化。”
畢竟,在市場環境下,只有以消費需求為主導的產品,才能更迅速的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和親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