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剛剛過去的9月,愈演愈烈的離職潮正傳遞出一種信號:美國獨角獸首席執行官失去了華爾街金主們的信任。
一邊是馬云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風光退休;另一邊是美國的獨角獸初創公司首席執行官紛紛離職,共享辦公獨角獸WeWork、老牌電商eBay、電子煙巨頭Juul Labs的CEO 在24小時內陸續宣布離職。
根據高管培訓公司Challenger,Gray&Christmas在9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僅8月就有159位首席執行官離職,創下了記錄以來的最高月離職數量。截至8月底,美國共有1009位首席執行官從公司離職,比去年8月底的879位首席執行官增加了15%,高于2008年經濟陷入金融危機時的水平。
這份原本高薪自由的工作,為什么今年有那么多首席執行官辭職?WeWork首席執行官諾依曼的行為失常與公司上市消息成為近幾個月最熱的頭條新聞,母公司WeCompany在9月25日宣布他將辭去首席執行官一職,此后將擔任非執行董事長。圍剿電子煙的態勢越演越烈,電子煙公司Juul的首席執行官凱文·伯恩斯突然離職;數小時后,eBay的德文·溫尼格由于與董事會的沖突而辭職。
企業智庫商業圓桌會議稱,其成員現在預測今年的增長將達到2.3%,低于上一季度的2.6%的預期。
這些初創公司都面臨著同樣動蕩的環境——當下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和全球增長放緩,公司董事會對CEO的整體容忍度變低,公司開始轉向問責制。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高級副院長杰弗里·索南菲爾德稱:“當首席執行官的說法與做法或成果不符時,董事會將會迫使他們承擔責任。”
過去一年里,獨角獸公司優步(Uber)和Lyft均是在沒有明確盈利的情況下“流血”上市,其商業變現和盈利能力能否擔得起巨額融資,仍然是一個問題。尤其是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投資者們不得不擔心押注這些成長型公司是否真的是最好的生意。
許多公司選擇此刻來尋找新領導者的事實絕非偶然。追蹤高管離職的交易所在今年8月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從CEO離職的背景來推測,有兩分之一的CEO在高壓下辭職。該報告調查了過去24個月在美國的515位CEO離職,并研究了許多因素,從他們的任期是否“過短”到離職通知的語氣。

上圖顯示了2019年宣布離職的大部分CEO。被明確裁員的CEO人數很少,只有2.9%的CEO被罷免并特別提及不當行為。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那就是CEO們正在變老。那些出生于1952年至1956年的嬰兒潮一代都到了退休年齡,即將退出勞動力市場。
2019年的最后三個月中,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的辭職,有些是